压力反应

如果你发现自己迷路了,不知道如何回到地图上,那些话题永远会是帮助你重回地图的关键。

「如果你发现自己迷路了,不知道如何回到地图上,那些话题永远会是帮助你重回地图的关键。」──佩特.沃克(Pete Walker

壓力反應.png


沃尔特·布拉德福德·坎农(Walter Bradford Cannon)于1915年提出「战或逃(Fight or Flight)」的概念,1932年在其著作《身体的智慧(The Wisdom of the Body)》中将应对威胁的反应分「战、逃及僵(Fight, Flight and Freeze)」。

佩特.沃克(Pete Walker)于2013年出版《第一本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自我疗愈圣经:在童年创伤中求生到茁壮的恢复指南(Complex PTSD: From Surviving to Thriving: A Guide and Map for Recovering from Childhood Trauma)》中,将应对重大压力或创伤的求生策略分为四大类。

  • 战(Fight):像是自恋性的防卫反应,突然用有攻击性的反应去对待威胁。

  • 逃(Flight):类似强迫症的防卫反应,如逃跑,或象征式地过度活跃。

  • 僵(Freeze):像是解离的防卫反映,如放弃、麻木、进入解离或崩溃,像是接受注定会受伤一样的反应。

  • 讨好(Fawn):类似关系依赖的防卫反应,用取悦或提供帮助的方式,企图缓和或阻止对方。

这些策略源于「情绪调节」出了问题,背后往往和过去遭受的境遇息息相关。因此,妥善运用些小技巧,让自己正视内在的创伤,帮助自己管理情绪重现,自我疗愈茁壮恢复。